查看原文
其他

红军北上抗日的最后—道天险:腊子口,留有将军的“卒”迹

陈辉 晨晖点兵 2022-07-19

(点击上方“晨晖军事”可阅全部文章)      


——杨成武戎马传奇(二)

陈 辉

杨成武带兵以善打恶仗、硬仗、险仗著称,正因为这一特长,在长征路上他率领的红2师红4团始终是先锋团。

巧取天险腊子口,是杨成武率部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,立下的又一奇功。

  甘肃境内的腊子口,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天险。过去了,蒋介石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就彻底破产,党中央北上的正确路线就胜利实现了。

过不去呢?红军就要被迫掉头南下,重回草地,长征已取得的成果,将前功尽弃。如果采取西进绕道青海,或是东进川东北——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汉中,就会陷入敌人布下重兵的口袋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但要过腊子口,又谈何容易?

腊子口,是腊子山前的一个山口。沿沟两边的山头,仿佛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型的大刀劈开似的,既高又陡。周围全是崇山峻岭,无路可通。从下往上昂视山口只有30来米宽,又像是一道用厚厚的石壁构成的长廊。两边绝壁峭立,腊子河从沟底流出,水流湍急,浪花激荡,汇成飞速转动的旋涡。

  腊子口前面,有一座小木桥。把两座陡峭的山峰连接起来,两边绝壁峭立。要上腊子口,必过此桥,别无通路。国民党新编陆军第14师师长鲁大昌在木桥和山口处布置了两个整营的兵力。并在桥上筑有坚固的碉堡,桥西是纵深阵地,桥东山坡上也筑满三角形封锁碉堡。在后山还有敌3个团的重兵,凭险扼守腊子口至后面高山之间的峡谷,大有一夫当关,万将莫入的气势。

  杨成武用望远镜,把腊子口的险情、敌情尽收眼底。他心想:“看来光强攻不行,还要智取”。

  杨成武又把望远镜对向敌人石堡旁边的悬崖峭壁:这一面石壁,从山脚到顶端,约有七八十公尺高,几乎仰角,八九十度,山顶端倒是圆的,而石壁既直又陡连猴子也爬不上去,石缝里零零星星地歪出几株弯弯扭扭的古松。敌人似乎没有设防,可能是因为它太陡太险。倘若能组织一支迂回部队从这里翻越上去,就能踞高临下用手榴弹轰击敌人的碉堡,配合正面进攻,还可以向东出击压向口子那边的三角地带。可这面绝壁看着叫人眼晕,如何上得去?

美术创作:红军占领腊子口

    现地观察回来,杨成武要大家献策。哪知,一个苗族小战士来了个“毛遂自荐”,说他能爬上去,大家都惊奇地望着他。只要有一个人能上去,就可以上去一个连,一个营。可是,他怎么能爬得上去呢?

  事关大局,杨成武专门和这个苗族小战士谈了话。他说,他在家采药、打柴,经常爬大山,攀陡壁,眼下这个悬崖绝壁,只要用一根长竿子,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,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、崖缝、石嘴,一段一段地往上爬,就能爬到山顶上去。

  于是,杨成武决定做一次大胆的试验。他们选择了一个敌人看不见的死角。

  那个小战士赤着脚,腰上缠着一条用战士们绑腿接成的长绳,拿着长竿,竿头的铁钩搭住一根胳膊粗的歪脖子树根,拉了拉,一看很牢固,两手使劲地握住竿子,一把一把地往上爬,两脚用脚趾抠住石缝、石板,噌、噌、噌,到了竿头的顶点。他猴子似的伏在那里稍喘了口气,又向上寻找可以搭钩的石嘴。夕照里,只见他那比猴子还要灵活、轻盈的身体,忽而攀登,忽而停下。

  越往上,这个瘦小的身影越小了。好险呀!万一他失手,从那高崖上摔下来,可就糟了!这位苗族战士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杨成武的心,真是一发系千钧哪,因为他一个人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战斗的胜负啊!

  他终于上去了。在上面待了一会儿,又沿着原来的路线返回来了!杨成武握了握他的手,向他表示祝贺。   

  后来,杨成武和王团长研究决定,迂回部队由侦察队和通信主任潘锋带领的信号组以及1连、2连组成,由王开湘带队。正面强攻的任务由2营担任,6连是主攻连。

  总攻开始前,师长陈光来了,军团政委聂荣臻来了,军团长林彪也到了现场。

  总攻前的战斗是在夜间开始的。为了麻痹敌人,掩护王团长带领的迂回部队,杨成武命令6连从正面向敌人展开猛烈进攻。

  20个突击队员在连长杨信义、指导员胡炳云的指挥下,以密集的火力作掩护,手持大刀和手榴弹,悄悄地向隘口独木桥运动,狡猾的敌人,凭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炮楼,有恃无恐地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,等到红军接近桥边时,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,向红军反击,一团团的火光在隘口翻腾飞舞。    

  突击队员们见此情景急得直冒火,待敌人的手榴弹一停又冲了上去。但几次冲锋,都没成功,先后伤亡了几个战士。

  “打,不让兔崽子抬头!”一排长见冲不上去便命令机枪手狠狠射击。机枪喷出的火舌映红了半边天,激烈的枪声在山口震荡着,子弹打得敌人阵地上的岩石直冒火星。但是,仍压不住敌人。在突击队前进的道路上,敌人投下的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爆炸着。并叫喊:“你们就是打到明年今天,也别想通过我们鲁师长的防区腊子口!”

  正在这时,毛泽东派人来了解情况,问要不要增援。显然,腊子口的战斗太重要了。

  关键时刻,杨成武非常冷静。他想,光指望攀悬崖的迂回部队不行,还要想办法多路出击。

  于是,桥上,小分队轮番攻击,疲劳消耗敌人,伺机夺桥。桥下,组织突击队涉水偷袭,获得成功。

  此时,王团长带迂回部队到达预定地点,发出了信号弹。

  “总攻开始了!”战士们欢呼。

  “最后的攻击盼到了!”杨成武松了一口气。只见6连的勇士,抡起大刀、端起步枪,在敌人中间飞舞、猛击。右面悬崖上的部队在王团长指挥下,看准下面没有顶盖的炮楼和敌人的阵地,扔下一个接一个的手榴弹。所有的机枪和冲锋枪也一齐开火,打得敌人灵魂出壳,没死的抢着爬出炮楼,又被击毙在山路上。

  晨曦中,总攻部队开始过河了,全团的轻、重机枪也一齐向隘口炮楼逃出来的敌人扫射。战士们步枪也不用了,一个个身背马枪,抡起雪亮的大刀,冲向独木桥向敌人左砍右杀,只看到峡谷里刀光闪闪,鲜血四溅。没用多久,就抢占了独木桥,控制了隘口上的两个炮楼。杨成武见初战获胜,便命令总攻部队分兵两路,沿着河的两岸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。

  他与部队一起跨过小桥,贴着崖脚的小路往里冲,鲁大昌的兵像一群丧家犬,四处逃命,红4团占领腊子口后,又一口气乘胜攻占了哈达铺。

  腊子口一战,是长征中少见的一场险仗,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,杨成武将军的指挥艺术又一次得到了生动体现。

     

往期回顾:

革命军中马前卒

   ——杨成武上将戎马传奇(一)

(长按二维码可看全部原创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